弘扬依法纳税好风尚
时间:2023-07-12

诚实守信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当今经济发展改革的大潮中,广大纳税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及时准确足额纳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我国,自然人、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类,前者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要就其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后者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中国境内所得纳税。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按照收入性质不同,个人所得被区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四项所得被称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四项所得则按月或者按次分项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目税率设计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类型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标准有所不同,而且在纳税方式上又存在代扣代缴纳税和自行申报纳税。因此,对纳税人而言,及时正确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主动学习必要的税法知识。如果心存侥幸,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必然埋下法律风险隐患,受到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不同类型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规定了不同的纳税申报期限,有的是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有的是次年六月三十日前,有的则是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纳税期限及时缴纳税款,逾期缴纳将承担法律责任。

 

关于税务部门追缴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资料来源: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24/c1111292/content.html
(国家税务总局)

人民网官方账号